《健康报》 | 25毫升的“火种” ,为更多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

发布日期:2023-05-31 15:49:07   浏览量 :248
发布日期:2023-05-31 15:49:07  
248

脐带血因富含丰富的造血干细胞,成为继骨髓、外周血后的第三大造血干细胞来源,又因采集对母婴无影响、易于储存、配型要求低、免疫排斥率低、等优势,成为挽救生命的重要力量。


4月19日,健康报刊登了一篇名为《25毫升的“火种”,带去更多重生的希望》的文章,讲述了脐带血移植领域的医学带头人——孙自敏教授在攻关脐血移植、应用脐血治疗的各种经历以及她对脐带血应用前景的肯定和期许 。


图片

▲《健康报》【2023年04月19日 第 3 版】




01

在摸索中找准前进方向


提到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中国科技大附一院原副院长孙自敏教授打开了话匣子,对这种移植技术如数家珍。


“根据1975年至1990年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率只有8.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几乎为零。”孙自敏说,“当时‘效果不好’主要是因为对白血病的发病机制认知不够深入,并且治疗药物缺乏,治疗方法很少。”


那么,前进的方向在哪里呢?这时,孙自敏及其团队把目标转向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


“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就是脐带血。”据孙自敏介绍,1988年,法国成功地完成世界第一例脐带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医疗界提供了相关疾病新的“解题方向”。1996年,孙自敏及其团队申报了安徽省“九五”科技攻关课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孙自敏发现困难重重。


“比如,脐带血的来源问题。当初,申报课题的时候,我们认为医院有产科,可以采集脐带血。”后来,孙自敏意识到这种想法太简单了:一方面,造血干细胞移植必须进行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因此,只有采集的脐带血达到一定数量,才能选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另一方面,每一份脐带血都要经过病毒、细菌等一系列严格的检测,合格后还要冻存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中,“对我们课题组来说,仅解决脐带血来源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库’,工作量非常大,困难也很多。”



正因为如此,为了合理利用我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资源,促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资源高新技术的发展,确保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原卫生部先后批准设置了7家脐血库。



02

攻关就是认识脐带血的过程


在中国科技大附一院,第一例接受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是一名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岁小女孩。当时,患儿从大剂量化疗到脐带血输注的过程都很顺利,在接受移植后的第九天,小女孩的白细胞计数开始上升,然而,几天后,白细胞计数又下降了。


“当时,医院第一次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尚不清楚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身体恢复的规律。患儿移植后的第20天,白细胞计数仍然偏低。”据孙自敏回忆,“我们甚至做出了移植失败的预案。”


之后,孙自敏与完成世界首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法国医生Gluckman取得联系,她建议孙自敏继续观察。


据悉,当时患儿的状态很不乐观,持续性发热,面部、双手及胸部红色皮疹,耳朵红得发紫。“那段时间,我们团队茶饭不思。”孙自敏说,团队一直坚持观察患儿状况,直到接受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第27天,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数大于500,表明此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了。


课题的攻关,实际上就是认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过程。


与其他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相比,采集的脐带血达80~150毫升,检测、制备后仅剩25毫升左右,因此,网络上关于脐带血量少、只适合儿童相关疾病治疗的言论不绝于耳。


“脐带血的量确实少,植入也慢,但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比较原始,质量更好,分化增殖能力更强。”孙自敏说,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发现,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HLA配型要求低,慢性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并且移植后可以诱导出很强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接受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的总存活率并不低于其他类型移植,甚至在某些较高危、疾病进展期或移植前微小残留病阳性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显示出明显的生存优势。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治疗病种逐渐扩大。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国家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现已用于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淋巴瘤及白血病等多种疾病的移植治疗。



“应该说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非常适合治疗儿童的相关疾病。”孙自敏说,在日本,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接受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人数已经占接受非血缘移植人数的一半以上。




03

脐带血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我们医院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清髓不含ATG的技术体系,植入率高达97%,在这20余年里已经成功救治数千名患者。”对于脐带血的未来应用,孙自敏充满信心。据悉,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发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我国每年完成约700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位居全球第二名,而孙自敏所在的中国科大附一院平均每年就承担了200多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近些年,国内外加强了基础研究,脐带血在再生医学领域和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越发大放异彩。



回顾这些年的研究,孙自敏深有感触:“早年间,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结果,同行专家们都认为有临床价值,但机制没有阐述清楚就不能科学地回答临床问题,以及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现在我们有了充足的底气。”


对于未来,孙自敏认为,脐带血中还含有优质的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及各种细胞因子等物质,可应用于微移植技术,结合化疗起到抗肿瘤等作用。“脐带血或将成为细胞治疗及免疫细胞治疗最好的来源”孙自敏说。




“我们不仅要做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工作,还需要做很多基础机制的研究工作,而这些都离不开国家医疗平台的推广和支持,离不开脐血库的支持。我们将持续不断地优化移植技术,提高疗效,扩展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适应证,让更多患者获益。”——孙自敏教授




干细胞
脐带血
孙自敏
移植
河南省组织细胞库
400-0371-960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云杉路11号恒兴科创园1号楼东楼
官方公众号
Copyright 2021 河南省组织细胞库版权所有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